【佳伦说】:Q4中小游戏厂商可能面临无量可买的窘境

<img width="420" height="280" _url="

茶馆话茶,佳伦佳说,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佳伦说》,点评行业新闻,发掘行业变化。随着十一长假的结束,我们迎来了今年的最后一个季度。纵观整个游戏买量行业,2016年Q3之前,由“买量”所带来的整体“激活”趋势是上涨的,“激活率”在2%-4%之间波动。但从2016年Q4开始,由于大量的企业拥入到“买量”的队伍中,竞争愈加激烈,刷量情况横行,到2017年3月份,“激活率”已经下降到0.25%左右。然而游戏茶馆预计,今年前三个季度买量的窘境到Q4并不会得到缓解,甚至情况会更加严峻。

 

为何对于游戏买量人来说Q4会非常不好过?除了买量市场大环境激烈的竞争,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其实以一年为整个时间跨度铺开来说,今年Q4到明年Q1的前半段对于游戏买量来说都很难熬,尤其是中小厂商的买量者。这主要是因为秋冬两季包含了太多的节日,元旦、春节、国外的圣诞、感恩等传统节日,双十一、双十二、海外的黑五、新春打折等购物类节日。这些节日哪个不是购物的良机?

 

节日的扎堆,购物需求的暴涨,必然会引来“家大业大 实力强悍”的电商企业加入本就拥挤的买量市场。在这些特殊时段的砸钱能力,游戏企业与电商企业相比还是实力悬殊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游戏厂商都一定会面临残酷的抢量或无量窘境,这种及其糟糕的情况可能只会出现在中小游戏厂商身上。

 

有两个原因。其一,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原本就已经拥挤非常的买量市场,在Q4必然会拥入大量资金雄厚的电商企业,这些电商企业会提前一个月甚至更早将所有优质流量买断,同时为了铺量和曝光,甚至会将一些长尾流量包断。拿双十一来说,电商的广告轰炸少说也要从十月半就开始了,无论你打开手机还是电脑,所到之处应该都铺满了醒目的双十一广告,相信这些年大家也都有所领教。


其二,则是来自游戏买量大厂的压力。那什么叫做游戏买量大厂 呢?不同平台有不同定义,有些将月消耗500万以上的游戏厂商定位为大厂,有些将年消耗5000万以上的SVIP称为大厂。简而言之就是在买量上消耗了巨额资金的游戏厂商,这些厂商当然不需要和电商暴力抢量,由于各流量平台平时就和这些游戏大厂有密切的利益纠葛,所以在Q4各个敏感时段,大的游戏厂商会提前一个月甚至更早将优质流量买断,有业内人士称,这些厂商锁的量占整个游戏买量市场的近70%,剩下30%的长尾量留给中小厂商厮杀。

 

综上所述,在电商和游戏大厂的前后夹击下,市场上几乎没有剩余量留给中小游戏厂商,同样这种情况也会在海外市场上演。因此,游戏茶馆认为Q4中小游戏厂商可能面临无量可买的窘境,并且国内情况相比海外要更加严重!

原创文章,作者:茶馆小二,禁止转载:https://youxichaguan.com/archives/72093

(0)
茶馆小二
上一篇 2017年10月20日 10:13 上午
下一篇 2017年10月20日 11:28 上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