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的截最后一天。这份条例从起草至今,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一方面,网络给未成年人接触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提供了可能性,沉迷游戏则是另一个让家长大为头疼的问题;另一方面,不断增长的未成年网民数量也让这些问题愈发严重。
我国的未成年网民到底有多少呢?根据今年1月22日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总数达到7.31亿。青少年网民(也就是19岁以下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1.7亿,约占全体网民的23.4%。

经常有人开玩笑说“现在做游戏,就数小学生的钱最好赚”,这句话也并非毫无根据:来自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在北京、浙江、广东、湖北、上海、安徽、重庆、四川等8个省、直辖市的调研结果显示,这些地区的未成年人,首次触网最集中年龄段,已经由15岁降到了10岁,占46.8%,最低触网年龄3岁以下的,也占1.1%。网民低龄化早已不止是趋势,而成为了现实,相应的,低龄游戏玩家的数量也持续增长。
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中,游戏从业者最关心的条例不外乎这两条:
第二十二条 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以下称“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网络游戏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进行注册,有效识别未成年人用户,并妥善保存用户注册信息。
第二十三条 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完善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游戏规则,对可能诱发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游戏规则进行技术改造。
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采取技术措施,禁止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其接触的游戏或游戏功能,限制未成年人连续使用游戏的时间和单日累计使用游戏的时间,禁止未成年人在每日的0:00至8:00期间使用网络游戏服务。
这两条规定对于游戏从业者来说并不陌生——早在2007年,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便开始在端游、页游中推广落实。在防沉迷系统中,3小时以内的游戏时间被设定为健康游戏时间,使用未成年人身份信息注册的网游账号累计游戏时间超过3小时,游戏玩家的收益将会不断下降至0,并伴有警示信息出现。

但实际上,防沉迷系统所起的效果微乎其微。早些年百度上用于防沉迷的身份证信息一搜一大把,不少小学生(包括笔者我)就通过这种方式脱离防沉迷系统的制裁。“网游宵禁”制度的实行方式与防沉迷系统如出一辙,冒用身份证号注册这一规避方法仍然行得通。
不仅如此,邻国南朝鲜在“网游宵禁”上早有前车之鉴。早在2011年,韩国国会便通过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正案,其中规定了每天0时至6时之间不得向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提供互联网游戏服务。有调查显示,实行“网游宵禁”制度后,韩国青少年每日玩游戏的时间只减少了约16至20分钟,但盗用父母的身份证注册游戏的青少年游戏用户增长了5%。
一位从事互联网金融方面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其实目前的技术足以保障实名注册的真实性,但问题在于审核信息的成本。这对于大多数网游,尤其是手游来说,都是一笔额外的负担。更何况,低龄网游玩家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消费力量。
既然实名系统形同虚设,那么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其实在2010年2月,文化部也进行了一次尝试。由文化部牵头,完美时空、腾讯、盛大游戏、网易、搜狐畅游、巨人网络6家网络游戏企业共同发起并参与实施了“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在这项工程中,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玩游戏过于沉迷的时候,只要家长提供合法的监护人资质证明、游戏名称账号,便可对处于孩子游戏沉迷状态的账号采取几种限制措施,如限制孩子每天玩游戏的时间区间和长度,也可以限制只有周末才可以游戏,或者直接封号。
但在实际实施中,也遭遇了不少困难。比如家长举报时,要提供孩子玩的游戏名称、账号,这对于部分家长来说困难重重。还有媒体反映,封停账号后,大量虚拟财产停滞在网游企业内部,反而让企业捡了漏。
游戏端不能解决问题,从智能终端出发或许是个好办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中还有这样一条规定:
第十二条 智能终端产品制造商在产品出厂时、智能终端产品进口商在产品销售前应当在产品上安装未成年人上网保护软件,或者为安装未成年人上网保护软件提供便利并采用显著方式告知用户安装渠道和方法。
就像任天堂在Switch发布会上所展示的家长控制系统:家长通过手机端的App,可以为Switch主机设置游戏时间提醒。如果到了时间,熊孩子置之不理的话,那么家长也可以远程关闭游戏系统。此外,该系统还可以精确设置每天的游戏时长,对游戏按年龄分级限制,以及关闭游戏社交系统功能。而系统生成游戏使用报告,则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游戏偏好。

想要防止低龄网民沉迷游戏,还是家长最得力。不过在国内,目前还没有类似的系统。《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最终落地推广时,这一类的系统可能会普及到各类终端当中。
未成年网络防沉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难之又难。千万小学生对于游戏的热情,恐怕是一个“网游宵禁”无法抵挡的。
原创文章,作者:茶馆小二,禁止转载:https://youxichaguan.com/archives/534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