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PL官方宣布上线一个新的观赛功能,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多的直播观赛体验,官方将在斗鱼、虎牙两大平台开启“第一视角”观赛功能。试用期结束后,“第一视角”观赛功能将在6月15日开始正式上线,每个Bo3赛事收费3元人民币。

付费直播或者说买断制直播一直是众直播平台想要去开拓的一块新大陆,直播收入作为目前直播平台最核心的收入来源,随着付费用户的饱和渐渐遇到了瓶颈,直播平台便开始尝试用新的模式来打破这个局面。
今年3月,斗鱼率先在直播付费方面做出行动,拿下《Dota2》梦幻联赛Major转播权的斗鱼在正赛开赛前临时加入了一条新的观赛规定,大致内容可以理解为通过购买6块钱的“梦幻联赛卡”即可在斗鱼观看本次Major的全程赛事,并且可以享受到一系列的福利与专属服务。

这次事件在当时引起了渲染大波,斗鱼后来辟谣称之前的规定有误,匆匆下架“梦幻联赛办卡”活动,国内直播平台首次在付费买断直播上的尝试也已失败而告终。
3个月后,国内游戏直播领域的“一二哥”同时出手,誓要在付费直播上凿出一块儿立足之地来,这次,“一哥二哥”能成功么?
“第一视角”的疑惑
在解读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下本次本次LPL第一视角观赛功能的具体细节,根据LPL官方声明, 第一视角观赛功能的应用如下:
-
每局游戏将会开启一名选手第一直播视角,召唤师可通过打赏为喜爱的选手加油增加人气势力值,选手势力值高的选手将会开放下周第一视角,但单个选手不会连续两周次开启,且单选手单赛季有直播次数限制。
-
在6月8日至6月14日,“第一视角”功能将会免费开放体验,6月15日之后,用户可在直播平台选择购买单场次比赛(常规赛一个BO3场次计费3元)的第一视角体验,所有俱乐部将能从中获得收益分成。
本次“第一视角”的直播是在保留原直播内容的前提下直播平台与LPL官方推出的增值服务,其目的是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的观赛体验。当然,话虽然是这么说,但钱还是要赚的,3块钱一个BO3的定价先给直播平台来了个当头一棒。

在综合了贴吧、微博、论坛等多个玩家渠道的意见后,我们发现观众对这个3块钱一个BO3的“第一视角”付费服务质疑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收费模式不合理与付费逻辑失衡。
收费模式不合理,大部分玩家都对“第一视角”的收费模式产生了质疑。事实上,本次开启“第一视角”付费直播的还有LCS等赛区,但后者采取的是赛季收费制,支付一定的金额就可以畅看整个赛季,且功能更加完善。

比如,解锁观看每场比赛每个选手的第一视角,无论是直播还是录像,可以用鼠标拖动和选择你想要的时间节点进行回放,可以一边观看比赛,一边掌握该比赛的所有实时数据和关键信息等,这个服务售价14.99美元/赛季,如果你想同时看LEC赛区的第一视角,只需要多加5美元。

听上去这两大收费模式各有利弊,但由于LPL每场BO3仅支持开启1名选手的“第一视角”,整体的自由度较差,用户体验也更差。
付费逻辑失衡是玩家质疑的另外一个方向。前文提到了每个BO3仅开启一位选手的第一视角,而如何定下这位选手是由赛前的人气值投票决定的。简而言之,想要看BO3付费“第一视角”的观众并没有选择选手的权利,而决定选手人气的则是各大LPL合作平台上的“打榜值”。

理论上,只要你够有钱,你就能决定LPL夏季赛每个BO3推荐的选手“第一视角”是谁。
简单来说,目前LPL推出的“第一视角”观赛服务还存在较多的漏洞,尤其是在付费逻辑上存在较大的偏差。而抛开俱乐部的分成与LPL官方的分成,直播平台能够在这3块钱里分到几毛几分还是个未知数。
甚至,就连推出“第一视角”付费观赛这件事儿本身,也有玩家与观众在诟病。
“第一视角”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相较《Dota2》、《CS:GO》等电竞项目,《英雄联盟》在直播版权下放方面表现出的态度是谨慎拘谨的,除了官方合作的平台有转播权,很少出现下发转播权单独给某个主播的情况。这一点,与《Dota2》等项目产生了显著的对比。

事实上,LPL或者说国内的转播方并非没有在“第一视角”观赛方面的经验。在此之前不久结束的MSI赛事上,官方就专门为全世界的观众提供了选手的“第一视角”转播,每个BO赛事支持两位选手。而更早,“第一时间”观赛还可以追溯到2014年左右。

那时LPL的承办权还在PLU手上,并非现在的香蕉传媒,而背靠PLU的龙珠直播在当时就为观众提供免费的第一视角转播。再退一步,LPL的各大职业队伍几乎都和国内各大直播平台签订了直播协议,队员们每个月每个赛季都会保证在直播平台上的露出,这可是白嫖的“第一视角”。
综上所述,从明天开始LPL的“第一视角”付费观赛就要正式开始落实,如果官方按照目前的规定和逻辑执行的话,我们几乎可以预见这次付费直播尝试的失败。
直播平台,钱不好赚,挖付费更难
我抢劫你什么,我是抢劫的人吗?臭不要脸还在笑,看了直播还在笑。大老远的把我骗过来,把我看了,3块钱都不给我,没见过这么抠门的人。
从6块钱的“梦幻联赛办卡”到3块钱的“第一视角”付费观看,国内直播平台在付费挖掘上的努力是可见的,但暂时的失利也是必然的,因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强挖付费深度上都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进展。
海外最大的游戏直播平台Twitch这么多年在直播收入挖掘上的进展也仅仅是挖掘出了一个付费订阅,而这个付费订阅并不针对某项赛事与活动,针对的仅仅是某个主播或某个直播频道,付费订阅也不能为其带来免费观众享受到的直播内容,更像是一种VIP服务。

在公布2019年Q1财报后,虎牙首席财务官沙大川曾公开表示,在继续扩大竞争优势的同时,虎牙也在提升变现优势以增强盈利能力。而直播营收同比增长95.8%主要是由于付费用户人数增加和每付费用处支出增长。未来,虎牙将在活跃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的问题上付出努力。

斗鱼则比虎牙显得要更加急躁。斗鱼的收入高度依赖直播收入分成,在用户付费上,斗鱼2018每季度的平均付费用户为380万人,付费率为2.8%,这一数据低于虎牙的4%,更低于YY、快手高达8%的用户付费率。
IPO在即,本就在付费上落后一成斗鱼更希望通过挖掘用户付费深度来打破格局,而虎牙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2019年对于其与斗鱼来说,是商业化变现的正面对决,结果也直接关系着“一哥”的最后归属问题。
付费直播钱难赚,对于斗鱼虎牙来说,未来还有更多的烦劳在等着他们。
原创文章,作者:茶馆小二,禁止转载:https://youxichaguan.com/archives/106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