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条统计消息,目前全球iOS Top20的产品格局是这样的:2个king(休闲社交),3个Supercell(UGC),4个腾讯(微信),3个卡牌,3个SLG,3个博彩,唯独一个是付费下载的Minecraft(我的世界)。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2个问题,一是大众产品依然是主流且表现强劲,另一个就是微信游戏的确牛气冲天。
“微信上什么游戏,什么游戏火”,这句话一次次被印证,当行业把微信视为塔尖的时候,可有理性分析过,这是为什么?微信游戏共性:全民游戏、交互性强、美术一流……而从更深层次分析,拉动玩家消费的大马车非腾讯那群24小时轮岗做数据分析的腾讯人莫属。
做游戏运营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游戏数据监测和分析,根据数据分析报告做线上运营以及追踪大R玩家,推动玩家付费,但对缺少专业数据分析人员的团队是个短板,第三方的数据分析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专注第三方数据分析的TalkingData细分了专注移动游戏分析的TalkingData Game Analytics 意图跟上移动游戏市场,而2013年9月从腾讯互娱、腾讯无线、腾讯数据平台出来了5个老腾讯人,在汪祥斌的带领下成立公司,研发完成了一个专注游戏数据分析的第三方工具—— DataEye。
DataEye CEO汪祥斌和他的产品
汪祥斌,这个在腾讯互娱做技术架构、运营支持和数据工作的腾讯老将,作为Joomlar核心团队成员获得2006年度开源大奖。和他一起创业的4个人,平均在腾讯合作共事了5年以上,创业之初拿到千万级投资,目前产品已开发完成,但团队人数仍只有十几人,14年初增加了几个市场人员。“打造小而精的团队。” DataEye CEO汪祥斌说,这是他们追求的。
目前,DataEye已对外服务与十几家开发商展开了合作,接入了两百来款游戏。“我们在《战国之王》上使用了GRG游戏研究组提供的DataEye服务,DataEye提供了全方位的分析工具,很好的弥补了我们自己缺少专业分析人员的短板,各种分析指标通过实时图表化一目了然,一些平常我们不注意的运营细节带来的问题顿时暴露出来,DataEye还对一些比如活跃度、付费率等关键指标提供了预警,这对日常运营和运维有很大帮助。”深海娱游CEO 孙云帆在《战国之王》中接入DataEye后说。
DataEye是细分领域的大数据分析工具,在数据的实时性和精确性上下了功夫。DataEye运营核心数据,5秒刷新一次,做到了实时数据监控;页游在服务器端开辟了API的格式,DataEye采用SDK接入,体积在70kb,如果以后手游研发商对数据精确性要求更高,也可开放后台服务器通道,双向核实确保数据精度。
此外,垂直深入的业务分析模型也是DataEye的一个特色。移动游戏题材玩法差异性非常大,这个结果导致运营手段差异性很大,所以棋牌、RPG、音乐类、射击类等关注的点和数值模型就不一样。例如,棋牌游戏推出棋牌类分析模型,采用以局数为中心的运营模式,今天打了多少局?这个房间留存用户行为是怎样的?每个房间货币消耗等;而RPG游戏更侧重的是玩家的成长。
DataEye的定制研究:玩家生命轨迹追踪
玩家全生命轨迹追踪,大到监测一类玩家,小到一个玩家。以往研发商要知道某个玩家的行为,需要在后台调取敌对数据,采用这样的定制,可以输入玩家的关键词(账号、名称),就会出现一个该玩家的可视化时间轴,将这个玩家的登录时间、PK、充值……形成一个事件流进行追踪,以不同数据标准出来,同时也可以看到各个分区、服务器的表现情况。“玩家生命轨迹追踪”监测一类玩家的意思是,研发商可以自己设定关键词对玩家分类制图。例如,按玩家消费,将充值6-100元的玩家归为一类,进行研究。
“玩家生命轨迹追踪”是在2周前推出的,是DataEye定制研究的一种,GRG游戏研究组为游戏提供基于数据的定制话研究和咨询服务,包括运营策略研究、产品版本体验研究、行业研究、玩家研究等功能。
“玩家生命轨迹追踪”的推出,提议来自于手游研发商的反馈,DataEye这个团队有一个特点,针对反馈解决问题快,执行力很强。这儿有个小故事,某天一个CP发邮件反馈DataEye统计按游戏账号不合理,很多玩家拥有多个账号,按设备留存进行统计更精准。汪祥斌将这个邮件转发给相关人员,得到“周五发布”的回复,4天后功能上线,汪祥斌发邮件给该CP,CP测试后回复了2个字“牛B”。汪祥斌说,外界对他们的评价,是腾讯系。“强执行力是腾讯文化。‘天下武功,为快不破’是腾讯人信奉的一句话,这种文化和这句话,存在也将一直存在DataEye团队。”
腾讯的游戏CNF和DNF的运营时间超过6年,其背后是腾讯在游戏的市场、营销、制作、设计等方方面面的数据支持,针对每一次的线上活动都有分析,所以他能预测到很多东西,事件的发生有规律,可以以此为依据预估将来发生的事儿。“DataEye是我们用心做的产品,我们也希望能用心为研发商创造价值。”汪祥斌说。
从2013年9月到2014年1月,汪祥斌和他的团队都在闭门研发,现在产品上线他开始走出来接受采访,在和他的谈话中,游戏茶馆记者和他聊得开。坐在对面的,是一个在谈到产品目光柔和却坚定的开发者,他思维逻辑清晰,言语简洁,仿佛言谈也是在经过数据分析提取后得出的结果。从汪祥斌身上,游戏茶馆记者嗅到了手游研发商那种独特的,埋头产品专注开发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