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王芒果被裁员了。坐在家中思考未来时,她想起前段时间发在小红书的《我做了一个开面包店的游戏》,帖子已隐约有走红迹象。
这不是她首次分享这类内容。此前在游戏公司做美术时,她常把闲时闪现的奇思妙想画成图发在小红书,“开面包店的游戏”“在地狱上班的游戏” 都是她构思的概念。没想到,这些在公司不被看好的想法,在小红书却大受欢迎,评论区满是赞赏,盼着想法变成现实,游戏能早日上线。
在玩家的鼓励下,王芒果全职投入《盒子面包坊》研发,同时也在小红书更新开发日常。如今,她在小红书积累了 12 万粉丝,《盒子面包坊》在 TapTap 预约超 28 万。对这个两人小团队来说,已是相当亮眼的成绩。
王芒果的经历并非个例。小红书凭借低门槛、低成本汇聚了大批游戏开发者,《猫神牧场》《苏丹的游戏》等热销作品曾在此宣发,就连《王者荣耀》《恋与深空》《蛋仔派对》等主流游戏也纷纷入驻。
近年小红书在游戏领域动作频频:去年高调亮相 China Joy,今年先后与 KPL、VCT CN 联赛合作,8 月还将推出 大型动漫游戏活动 RED LAND。
小红书游戏宣发正在成为官方与厂商的双向互动,也让 “小红书是否值得入局” 的问题更显复杂:有人说宣发收效甚微,也有人靠它撑起了游戏销量。
茶馆与多位业内人士交流后发现,扑朔迷离的表象之下,小红书既不是传言中宣发性价比极高的平台,也不像唱衰的一无是处——它更像一个普通的内容平台,那些能精准匹配其用户画像的游戏,往往更容易在这里打开局面。
01
小众游戏火在小红书
在TapTap预约量突破30万、从小红书火起来的游戏《菜鸡梦想家》,最初选择在小红书宣发的原因之一,是相比成本更高的视频形式,小红书的图文内容更易操作,且制作成本更低。
《菜鸡梦想家》由天津虞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其创始人小顾当时还是天津美院的大二学生。
2021年,小顾注册了“小菜鸡Ruky”账号,他设计的绿色“小菜鸡”形象随后在小红书悄然走红。原本团队只想打造玩具IP,却因账号流量表现亮眼,顺势开发了《菜鸡梦想家》这款装修主题游戏。
对人手有限的小公司来说,在小红书做宣发成本更低。这样的观点也被销量超10万的《猫神牧场》的制作人认同,《猫神牧场》同样是款由小团队打造的模拟经营游戏。
入驻小红书前,小顾曾在短视频平台运营过账号,积累了十几万粉丝,但他发现这些视频平台的变现能力很差:粉丝关注的只是视频里的搞笑梗,并不为IP本身买单。
而“小菜鸡Ruky”在小红书发布第一条内容起,互动量和评论数就明显更高。小顾认为,这源于小红书“种草”平台的属性,用户容易被可爱的IP抓住,也有着更强的消费意愿。
而且,小红书似乎能带给游戏制作者更轻松的社区氛围。《龙之歌:美食与冒险》的制作人说,在视频平台宣发游戏,玩家总会以宣传视频的播放量多少去评判游戏质量,不能随意更新宣发视频,但在小红书账号更新内容则不必背负太多心理负担。
同时,小红书的流量推荐机制也给了新团队更多可能性:它几乎鲜少有大粉丝的头部博主,更倾向于给新人流量。
真正把“小菜鸡”IP推向流量高潮,是2023年《菜鸡梦想家》这款游戏诞生后。以往虽然积累了五六万粉丝,但发出去的笔记流量并不高,但启动游戏研发后,每篇笔记流量都高达10万,总共10多篇笔记涨粉将近10万。
同一时期,王芒果的《盒子面包坊》也通过手绘面包店场景的图文笔记积累了首批用户。而近期刚上线的像素风休闲放置游戏《我们的可爱村》彼时也已累计1.5万粉丝,笔记总获赞与收藏量超过7万。小众的模拟经营品类却在小红书上爆发了巨大潜力。
实际上,2023年也是小红书用户猛涨的时期,其日活跃用户(DAU)突破亿级,模拟经营、女性向游戏的讨论量逐渐攀升,让“游戏”成为平台内体量可观的内容板块。
小红书也在此时在游戏赛道持续加码。公开资料显示,小红书还在此时开始,发起了“我在小红书做游戏”等话题定向扶持开发者,为开发者提供运营指导与帮助。
02
养成感:从用户互动中生长的游戏
养成感是《盒子面包坊》与《菜鸡梦想家》在小红书获得青睐的关键因素。王芒果与小顾最初都未曾想过涉足游戏开发。
小顾最初的规划是将 “小菜鸡” 打造成盲盒、毛绒玩具等周边,通过 IP 授权实现盈利。但小红书上持续有用户表示想体验这种画风的游戏,团队才尝试启动开发,随着关注度渐涨,游戏开发也逐步深入。
王芒果的《盒子面包坊》同样是粉丝 “养成” 的结果。最初在游戏公司担任美术时,她常在小红书分享日常:精心布置的工位、和同事分享橘子时传的纸条、公司楼下的红枫、自己养的植物…… 这些细碎的内容让她与用户建立了最初的连接。
研发《盒子面包坊》期间,她每周在小红书与 B 站直播美术制作过程,也常通过笔记与玩家互动 —— 从 “游戏有了第一首 BGM”“还原真实厨房场景”,到 “新增小动物图鉴”“为小动物设计专属新房”,几乎每一个重要研发节点,她都会实时分享给粉丝。
在持续互动中,王芒果与几位常出现在直播间的粉丝成了朋友,她们每周都会交流,还相约聚餐、逛街,甚至计划带孩子到她的办公室探访。
很多时候,粉丝互动时常为她带来创作灵感。一次下播后,粉丝群里讨论:“今天画的小动物太可爱了,我猜它们一定是好朋友,因为都爱吃东西。” 王芒果便以此为契机,为《盒子面包坊》的小动物设计了偶遇互动的小剧情。
每次测试前,王芒果都会先邀请这几位相熟的粉丝体验,再推进大规模测试。随着她们参与次数增多,她不仅将这些粉丝列入制作人名单以示感谢,还为每个人准备了定制礼包。
《盒子面包坊》正是在这种强互动的羁绊中逐渐成型。王芒果在小红书的粉丝最终转化为游戏的忠实玩家,她们分享游玩体验、喜爱游戏周边,在活动中见到游戏时,更有种 “见到老熟人” 的亲切感。
03
小红书=“避雷书”?
小红书的 “真实社区感” 为首次涉足游戏开发的王芒果与小顾带来了高关注度,但这也成了不少游戏宣发折戟的原因。
某热门二次元游戏的相关负责人向茶馆透露,团队曾尝试在小红书宣传,效果却不理想。游戏媒体 “靠谱游戏 Game” 也提到,某二次元游戏斥资邀请小红书 KOL 发布正面推广,评论区却满是玩家 “避雷” 声音,堪称 “花钱找骂”。
另一方面,小红书上 “避雷帖” 的声量依旧显著。检索多款热门游戏时,“避雷帖” 常出现在搜索结果前列,平台也因此被戏称为 “避雷书”。即便如《盒子面包坊》这种在粉丝陪伴下成长的游戏,也未能避免被 “避雷” 的情况。
实际上,由于小红书极高的女性用户占比,女性相关游戏即便不做投放,讨论热度依旧不减。新红数据显示,《恋与深空》虽然在商业投放金额排到第二,但非商业笔记互动量占比高达99.5%。
不过,这种高关注度与实际转化之间,存在明显落差 —— 即使用户讨论度高,也未必能直接转化为下载或购买。小顾估算,《菜鸡梦想家》30 万预约量中,仅 3-4 万来自小红书。这可能与小红书用户的游戏使用习惯有关:曾有女性向游戏开发者在宣发时,需专门为玩家撰写 “Steam 使用攻略”,以帮助粉丝找到游戏。
04
如何在小红书做好游戏宣发?
上述弊端足以让多数传统游戏宣发却步,但小顾对此有着不同的视角。
即便小红书仅为《菜鸡梦想家》带来 3-4 万预约量,这部分流量也已足够在 TapTap 吸引更多关注。
他认为,小红书宣发的核心逻辑并非直接转化,而是搜索渗透 —— 关键在于当用户搜索时,有多少人推荐你的游戏,即便推荐者粉丝量不大,其价值也远超运营一个 10 万、20 万粉丝的账号。
零星的 “避雷帖” 未必能说明小红书宣发效果不佳。小顾并不在意批判声音 —— 对小团队而言,无人讨论才是更棘手的问题。王芒果则认为,这也是与玩家沟通的一种方式,能促使她更多地审视和优化游戏。况且,不少用户实则 “边骂边玩”,最终目的仍是希望游戏变得更好。
王芒果认为,许多开发者在小红书宣发失败,根源在于内容瞄准了错误的用户群体 —— 例如,发布 “如何半年累积 1 万愿望单” 这类内容,吸引的多是同行开发者而非玩家。在她看来,小红书宣发需要更深入思考玩家是谁:通过相关话题吸引目标用户,让她们见证游戏的成长过程。
“小菜鸡”作为最早一批入驻小红书的IP,小顾更清楚:平台并非没有游戏用户,而是需要更用心挖掘,且挖掘方式可能需要调整。从动画公司跨行而来的他,始终以自媒体运营的视角看待小红书反馈,对用户需求格外敏感。
他记得一个典型案例:前段时间团队在设计新家具时加入了卫生巾,帖子发布后,评论区涌现数千条留言表示诧异:“这游戏竟然有卫生巾?” 跨行做游戏的小顾同样困惑:“难道这么多年没有游戏加入卫生巾吗?这本就是日常用品啊。”
这让他意识到:原来还有如此多未被关注的用户,她们的需求被忽视,自身也未得到应有的尊重。
但小红书的运营并不轻松。小顾曾尝试多个形象,最终结合 “菜狗” 热梗设计出绿色 “小菜鸡”;为了宣传 IP,他在小红书开通了多个账号,包括 “小菜鸡 Ruky” 官方号、小号、《菜鸡梦想家》游戏号,以及自己和妻子的个人号。每逢节假日,“小菜鸡” 还会推出相关漫画,维持账号活跃度。
王芒果更是一人扛起了游戏的全部研发与宣传工作:每周直播一天,花一天时间剪辑视频,还要完成游戏美术创作与周边设计。她说,很多制作人觉得游戏临近上线再宣传也不迟,但对小团队而言,更早启动宣发才能获得更多曝光。
在小红书开发游戏的经历,也给了王芒果很多踏实感。非游戏科班出身的她,从英语商务转型游戏美术,经手过不少换皮、买量项目。她说,在游戏公司的 6 年里,自己时常迷茫,不清楚该做什么游戏、市场真正喜欢什么。而《盒子面包坊》在小红书获得的喜爱与鼓励,让她找到了人生方向。
然而,作为一个内容社区,小红书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小顾认为,相比追逐平台的用户增量,最重要的是打磨好游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