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出海 > 详情

外媒观点:御三家战略不同,“主机战争”已经结束

近日,英文游戏行业媒体GameIndustry刊发了一篇评论性文章,作者认为由于微软、索尼和任天堂三大主机制造商采用不同的战略,传统意义上的主机战争已经成为了过去时。游戏茶馆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整理编译。

在游戏行业,“主机战争”引发的言论和辩论可能很有趣。

主机制造商的粉丝们就像体育迷,热衷于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加油,嘲笑对手球迷,当主队不断进球时非常兴奋,而在主队卖掉队内最佳球员时又会特别沮丧。

2020年是主机世代的一个过渡年份,因此,不同阵营玩家围绕主机战争展开的争辩变得比往年更为激烈。然而,如果再用“主机战争”来描述微软、索尼和任天堂之间的关系,似乎有点过时了。

以Xbox为例。按照微软的策略,他们并不将新一代Xbox的销量压倒PS5视为目标。通过PC、云服务xCloud和Xbox One的各种机型,微软希望让公司旗下所有第一方独占游戏触达尽可能多的玩家。

Xbox掌门人菲尔·斯宾塞在本月早些时候接受采访时就曾指出,他认为如果某家公司“强迫玩家在特定设备发售的当天购买”,那将“与游戏的初衷背道而驰”。

根据斯宾塞的说法,Xbox当前专注于推动订阅服务Game Pass的用户数量增长(现已超过1000万)。如果微软让部分第一方大作以独占形式登陆Series X,通过这种方式强迫订阅用户购买昂贵的新一代主机,那么其次世代主机的销量可能出现增长,但订阅服务却会受到伤害。对微软来说,这种结果不可接受。

有趣的是在去年,PlayStation首席执行官吉姆·瑞恩曾表达与斯宾塞完全不同的想法,声称索尼希望让PS4玩家升级硬件,过渡到使用PS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索尼计划推出专门为PS5打造的3A大作——与Xbox不同,这些独占游戏不会在发售日就通过订阅服务登陆多个平台。

微软和索尼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双方对于成功的定义似乎不太一样。其中一家公司正在想方设法推广服务,而另一家公司则将售卖设备视为优先考虑事项。菲尔·斯宾塞之所以将谷歌形容为Xbox的最大竞争对手,并非因为索尼突然变得微不足道,而是因为谷歌目前的战略与微软更接近。

当然,还别忘了任天堂。自从GameCube时代以来,任天堂一直在避免与微软和索尼正面竞争,而是更希望能迎合不同的用户群体,例如家庭玩家、孩子、孩子的父母和老年玩家。通过《我的世界》和《小小大星球》等IP,微软和索尼也涉足了这些领域,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逐渐放弃了Kinect、Move和掌机等业务。

对任天堂来说,主机销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其核心IP的增长——这也是任天堂进军移动游戏市场的原因。在Switch时代,除了硬件销量出色之外,任天堂旗下几乎所有游戏品牌(及关联IP)的影响力都有所增长,包括《动物森友会》、《塞尔达传说》、《超级马里奥兄弟》和《精灵宝可梦》等。基于自有品牌的成功,任天堂可以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乐高玩具、动画电影和主题乐园。


在某些领域,微软、索尼和任天堂仍然会彼此竞争,但就像体育队那样,他们的目标是争夺不同的冠军奖杯,获胜条件也不一样。今年圣诞节期间,PS5很可能会成为销量最好的新主机,Game Pass也许会吸引数百万名新用户,成为规模最大的游戏订阅服务,而任天堂几乎肯定会卖掉数千万份马里奥游戏。

如果三方都赢了,那么,这真的还是一场战争吗?

从某种意义上讲,微软、索尼和任天堂的差异化战略能够推动主机游戏市场的增长。Xbox试图证明订阅服务是一种行得通的商业模式,索尼在创作影像化的高端游戏体验,而任天堂则希望吸引全年龄段玩家。三家公司的战略有利于整个主机游戏生态的发展,并且都将从中获益。

在今年圣诞节,某些玩家将会在Series X、PS5和Switch之间进行选择,《超级马里奥兄弟》、《光环》和《漫威蜘蛛侠:迈尔斯》将会争夺玩家们的时间和金钱。随着时间推移,主机制造商的战略肯定会发生变化。

但至少就目前来看,主机制造商为同一个目标而战的日子已经过去,传统意义上的“主机战争”已经结束。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