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新闻 > 详情

国产恐怖解谜游戏又添一员,将献上崭新恐怖体验

(文无剧透,诸位看官可放心食用)




近年来,一众国产恐怖游戏在恐怖游戏品类中“异军突起”,开辟出了名为“中式恐怖”的类型分支。在形式上,中式恐怖有别于日式恐怖的精神污染以及美式恐怖的血浆迸裂,更多以日常生活中的“非日常”表达展现恐怖感。




比如代表喜庆欢腾的大红灯笼,却在子夜挂满破败无人的胡同巷口,当置身于这样的场景,顷刻间,灯笼传达的就不再是正向的情感,而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诡异。当然,是否能理解到“中式恐怖”游戏中着重塑造与强调的日常场景中的恐怖意味,依赖于嫁接于现实的文化语境,好比“纸人”“贡品”“花圈”等元素,非得国人方能明白其中含义,故而“中式恐怖”游戏往往对国人“效果拔群”。




“大红灯笼高高挂”




即将上线Steam的国产独立恐怖游戏《鬼打墙》,正是承袭正统“中式恐怖”精髓的全新作品,本作由国内独立游戏工作室KX Games开发制作。游戏采用虚幻引擎制作,讲述就读于辕南大学考古系的大学生孙磊被父亲逼迫返乡奔丧,途中遭遇的一系列诡异事件。




游戏title设计




彼一开场,奔丧、宗族规矩、偏僻的村庄老家,诸多熟悉的中式文化元素与符号扑面而来,而”奔丧“这一与死亡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事件作为推动故事发展的情节装置,自然也为游戏的序幕渲染上了若隐若现的阴森气氛。




KX Games的制作组并没有过分设置悬念的打算,当脱胎自虚幻引擎的序幕CG结束,游戏Title浮现而出的那一刻,玩家们便已明了,主人公即将遭遇的核心灵异事件便是游戏名称“鬼打墙”。对于中国人来讲,“鬼打墙”几乎算是和“鬼压床”同一传播级别的民间怪谈传说,可谓妇孺皆知。KX Games也在游戏开场“贴心”地为玩家解释了其定义。






作为一款“中式恐怖”游戏,敢平铺直叙地告诉玩家将遭遇的怪异,KX Games自然有他的底气。在提前“尝鲜”过后,我能为这部国产恐怖新游下一个定义:短小精悍,瑕不掩瑜,值得一试。欲知为何?各位看官不妨往下看。




现如今,国产独立恐怖游戏可谓“百花齐放”,大热过一整子的《港诡实录》,选择的文化基底是上世纪香港的社会图景,通过描绘旧九龙城寨等特殊场景的光怪陆离,并在叙事与场景中融入粤港澳地区的独特文化展现恐怖情节;《三伏》则将视角放置在二十世纪八零、九零年代的“气功热”上,以聚焦某一时段的社会现象来唤醒集体记忆,为之赋予超自然情节,展现“氛围恐怖”;另外,还有以《纸人》《回门》为代表的民俗类恐怖游戏,这类游戏往往以某种民间习俗为切入,将广为人知的民俗怪谈化,是最为经典的“中式恐怖”表现方式。




虽然如此花样繁多的题材让几乎所有热爱“中式恐怖游戏“的玩家或慕名而来的路人都能在这一品类下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对于厂商来讲,如何做到题材创新却变得越来越难。




市场或多或少是有些“喜新厌旧”的,如何在现有的“中式恐怖”游戏生态中“另辟蹊径”,做到让玩家“耳目一新”,是任何厂商打开新局面的重要靶点。




恰好,KX Games从未缺少过与众不同的“脑回路”。在投身恐怖游戏品类之前,KX Games就已经出品过几款多人在线3D游戏,玩家反响都不错,这几款游戏里的玩法与内容不可谓不“天马行空”:克苏鲁、飞在空中的牛车、长脚的汽车、飞行挖掘机等等。可以说,KX Games最不缺的就是“脑洞”,要想出恐怖游戏的新题材也没那么费劲。




KX Games 某产品截图,特色鲜明




详细比对了市面上的恐怖游戏后,KX Games为自己恐怖游戏“处女作”《鬼打墙》定下几个标签:3D、解谜、第一人称、重操作。




采用虚幻引擎研发3D游戏,是因为出身于UBI与CCP Games的创始人从业伊始便躬耕3D游戏项目,整个团队也有一定的3D游戏开发经验。另外,市面上的“中式恐怖”游戏,多以重叙事的2D形式为主。结合工作室实际情况,想要做出有别于市面上横向竞品的产品,抛弃重叙事的2D形式,采用强调操作的3D是最佳选择。




游戏场景,配合一旁的鬼火,阴森十足




而玩法上,之所以选择将解谜与第一人称相结合,是因为经过调研,团队发现时下年轻人酷爱线下密室逃脱,遂决定以密室逃脱“谜题相扣”模式的层层递进,作为推进游戏情节进程的核心。塑造成“软关卡”的设计,即虽然不存在真正的章节,但玩家想要进入游戏的下一阶段或是取得前进的关键道具,需要完成之前的谜题。另外,有《逃生》等游戏的珠玉在前,选用第一人称最大化带入感,亦是不二之选。




敲定叙事主题“鬼打墙”的过程就更简单了,KX Games认为,市场上同品类游戏的故事题材要么太局限于某一个地域,要么题材知名度狭窄,欠缺流传度。而“鬼打墙”则是民间流传度最高的怪谈,不论南北,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类似故事和传说。主题就这么确定下来,颇有种“一力降十会”的美。




把目光瞄准比文化与民俗更贴近生活的民间传说,打穿文化壁垒,可以说KX Games精准抓住了“中式恐怖”的精髓之一——国人的文化认同。




先说恐怖游戏最重要的主角,鬼怪的设计吧,粗略计算,玩家将面对的鬼怪大概有七种,其中有两种可以靠成功解谜规避,三种会在固定地点遭遇,剩下两种则是在玩家必经之路上刷新。而与鬼怪对抗的过程便是《鬼打墙》重操作的表征。




例如鬼怪中承担了恐怖感的主役“白衣女鬼”,披散的长发和动捕技术打造的面部表情尤为瘆人,对抗她时,玩家需要下蹲,同时必须要正面面对着她那张尤为可怖的鬼脸,与之周旋,等待右上角的“撞鬼条”消失,如果你吓得拔腿就跑,或者不敢面对她”笑口常开“的脸,转过了身去,那等待你的便是超高速的“冲脸杀”与读档界面。




对玩家威胁度第一的鬼魂“白衣女鬼”




还有会刷新的那两种,“小鬼”与“小黑”,一旦锁定仇恨便会追逐玩家到天涯海角,形成“开火车”的局面,而要解决他们,则必须要用你的“身法”将他们拉到地图上散布的坟茔中飘荡的鬼火上,烧尽他们的鬼躯,或者用游戏道具“白釉印花瓷瓶”装载鬼火,配合名为“吊鬼钱”的特殊道具聚怪,再发射鬼火一波带走。而游戏中鬼火作为玩家少数能利用的实体,也会触之即死,说实话,面临的操作压力还是有一些的。




“吊鬼钱”可以积聚鬼火




解谜方面,难度可以说算是中等,事先声明我本人并非解谜类游戏玩家,流程开始到结束大概用了三小时不到,如果是擅长解谜类的专家,通关全流程的时间应该会更短,KX Games也几乎将常见的谜题形式一股脑塞了进去,如“激光/射线谜题”“迷宫谜题”“立体投影拼图”“华容道谜题”““水道管谜题”,谜题的难度中规中矩,与故事题材结合得也恰到好处,恐怖游戏爱好者之外的解谜爱好者们也能从《鬼打墙》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立体投影拼图谜题




华容道谜题




此外,对于《鬼打墙》我本人最大的惊喜就是游戏里处处可见的制作组巧思与心血,这是本作区别于一些空有皮囊而没有灵魂的独游的最显著特征。




在游戏里,保存、游戏提示都进行了“游戏机制化”。比如快速保存时,主人公孙磊会扔下一张自己导师的名片,KX Gmaes透露,这个设计来自于流传于许多大学考古系的“梗”,据说考古系的学生们在下发掘场,尤其是下各种墓葬时,都会开玩笑般在离开时留下自己导师的名片,告诉墓主人或者某些“地下住客”:“出事找导师,是他让我来掘你的,和我没关系”。




独特的“扔名片”存档




类似《逃生》DV的手机照明与电量设计




而除了常规显示在玩家UI上的某些“硬性”提示外,不少提示都被放进了主人公随身携带的手机聊天APP里,通过和他人的“聊天”,玩家方能获知诸如对抗鬼怪的方法与破解谜题的谜底。比如“白瓷瓶”能够承装鬼火,以及“吊鬼钱”能够吸引鬼火与“小鬼”的情报,便是从与大学同学的聊天中获悉的。散落在地图各处的纸片、碑文上,也记载了不少谜题的解法与鬼怪的应对方式。




玩家可以从手机聊天APP“缘信”中获得提示




如此这般别出心裁的设计遍布游戏全过程,游玩体验中,很难不会感受到制作组的用心。




当然,《鬼打墙》作为KX Games的恐怖游戏首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例如略显粗糙的建模,以及在恐怖感的营造上火候的欠缺。团队负责人也十分坦诚地告诉我:“目前团队还比较扁平,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我们想要为玩家打造一款小而精的游戏。恐怖解谜向的选择也是因为想尽量规避一些团队在堆美术资源与工作量上的不足。”




略显“用力过猛”的建模




在Steam商店页面,KX Games也放出了他们的开发群,并直言:“欢迎加群与开发组对线。”诚意十足。




《鬼打墙》的Steam页面




目前,游戏已经制作完成,预计将于本月底上线。据茶馆实测,游戏玩法可圈可点,解谜也不卡手,流程顺畅,挑不出什么BUG,故事情节也能逻辑自洽、自圆其说,在故事结尾,制作组还精心设置了“欧亨利”式情节,适合任何玩家尝试。




近几天,KX Games团队每天都在进行优化,几乎一天一个更新,持续的打磨,为的是“宝剑锋从磨砺出”,而孙磊究竟陷入了怎样的“鬼打墙”,便等待上架后由诸位玩家自行探索了,想必这场迷幻异界的旅途不会让你失望。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