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新闻 > 详情

研发商是怎样资本运作揽金的?

10个月内创业成立2家手游研发公司“失败”,创始人李明(化名)买了一辆60万元的车。

创业失败,研发商却有钱买房换好车,这种不符合逻辑的事情,却在手机游戏行业屡屡发生。自2013年底以来,成都也出现了类似事件。

放大到行业来看,导致的其中一个结果是,“成都手游研发太浮躁了。”2个月来,游戏茶馆记者接触到1位发行商、1位投资商在谈论成都手游研发时,用了这句话。

他们来成都看产品和团队,呆了一周。总结出的那句话,对成都大多数开发者来说,并不公平。成都手游研发商,可大致分为专注产品市场的研发和专注资本市场的研发,专注资本市场的研发商是少数。

李明,就是专注资本市场的研发商,从团队组建、产品立项开始,只考虑如何资本运作。

第一步:包装

李明,某手游公司项目普通程序员,入游戏行业不到2年。2013年下半年从公司离职。

离职原因很简单:拿了一个项目代码,用1个月时间改了一个demo出来,准备拿天使投资。包装开始。

1、低调寻投资,挑选传统行业老板,拿个人天使投资;

2、称自己曾担任公司主程,精通C++等各种语言;

3、包装团队成员;

4、规划游戏开发周期;

找到合适对象,计算场地、人力开销,称只需要80万元的天使投资就能撑到产品代理。

第二步:欺骗

在谈天使投资金额的时候,称只需几十万元,钱能维持人力成本和其他基本开销就行,但在开发中,却上演又上演另一幕。

开发者对投资人称,游戏是全球化产品,美术日韩风,想要表达的效果只有上海的美术外包公司才能呈现,但是需要100万元的费用。如果节约成本,找本地外包公司,会影响到游戏品质,对游戏代理、发行和上线都有致命的影响。

投资人来自传统行业,也知道美术外包费用高,加之100多万对他来讲不是坏儿,原本几十万的投资所占股份带来的回报并不大,追投会带来更大的回报,所以很爽快地答应再投人100万元。

投资人不知道的是,美术外包公司其实就在成都,外包费用不到20万。其余的80万,美术外包公司和研发商已有协议。80万元,除去给美术公司的“劳务费”,开发者内部分了。几个月后,原定的出包时间到了,但开发者称:游戏开发不出来,出来了也有各种问题,继续投入,就是继续亏钱。

投资人悻悻离开。

天使投资人离开了,项目并没有终止,李明带着成员,换了地方,重新注册了公司。游戏完成度已70%,投资人都是计算投入产出比的,这么高完成度的游戏,容易以“需要推广费”为由,换一个投资人拿投资。

天使投资+美术外包,2轮下来第一位投资人在4个月内投入资金180万元,未有结果,悻悻离开,李明和他的成员赚了约140万元;拿着完成度70%的demo找第二位投资人,他们又赚了一笔(这个数字不详)。

不到10个月,李明至少圈了60万元,给自己买了一辆车。从资本运作这个层面上行来讲,李明他们算了小打小闹,坑蒙拐骗,这种情况出现在13年末和14年上半年,而现在,他们的这一套已经行不通。

而相的,目前手游市场上真正玩资本运作的,是奔着大钱去的研发商,也是下文要阐述的第二类。他们,抓住人性的弱点,目标是上市公司。

第二类:做流水 赚A轮或被收购

这类研发商,团队成员在行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背景,产品具有一定的包装能力。如按正常市场流程,版权金加每月净入,可以保证团队生存,支撑开发第二款产品。但是,他们选择了另外一条路:找第三方公司包装流水,做团队估值。

在国内手游产业链上,除了“研发-发行-渠道-用户”,还衍生了许多第三方服务公司,例如音乐外包、美术外包、游戏测试、云服务器、积分墙等。但今天要讲述的,是另外一类第三方服务公司——做游戏流水。

张勇(化名),某研发团队创始人,团队13人用1年时间开发了一款RPG手游,游戏美术品质高,但游戏的核心玩法一般,在测试的时候,数据并不理想,虽能代理出去,但版权金几十万,预计上线后分得收入几十万元能养活团队,并勉强支撑第二款产品开发。

有8年游戏开发经验,当初带着兄弟出来创业做手游,启动资金是大家一起筹集的,希望辛苦一年,靠这款游戏赚一笔,但游戏数据出来后,梦碎了。他们的游戏偏单机,可玩性强但是不符合市场。

张勇想到了另外一条致富路:自运营做流水,从A轮投资里赚钱。核心成员里的美术,有一个朋友的朋友做个人投资,团队和这位投资人达成协议:投资人出资1000万元,用作游戏流水充值。

1000万元,第1个月打500万元到游戏流水公司、第2个月1000万元、第3个月1000万元、第4个月1000万元……

分月,分批次划钱给做流水充值的第三方公司,选用易宝支付,手续费不到5‰,第三方公司把钱分到几百张卡里,通过网上银行支付、手机账户支付、第三方支付、支付宝等方式,从全国各个地区打到账号。

期间也少不了PR稿提高曝光度,游戏上线前的预热,测试数据,流水破千万,创始人专访,线下沙龙经验分享……通过提升团队知名度来提高团队估值。游戏上线2个月后,接触投资商,称虽流水过千万,除去产品推广费、广告位、买量,剩下的收入并不能让扩充团队、搬迁场地开发新产品,需要融资,不排斥被收购。

产品月流水过千万,A轮融资或被收购,金额都不小。专业的PE或其他投资机构在对一个企业进行投资决策之前,一定会对这家企业做一系列比较规范和全面的调研,通常称之为“尽职调查”,简称“尽调”,对应的英文缩写是“DD(Due Diligence)”。

但是,一般的规范化调查,只会核实游戏收入的进账和出账,但找的是第三方服务公司,游戏充值从全国各个地区打进游戏,而收入的出账,花在广告位、线下推广、买量,不会从行业角度去分析复费率、留存率、支撑游戏生命周期的数值,游戏内中大R充值,线上运营活动的付费峰值等。单从游戏收入和支出的账单上看,是没有问题的。

但投资机构不是傻子,上市公司在收购的时候也会有很多流程,一般的正规公司也没办法收购,研发商怎么办呢?在上市公司内部找“合伙人”。现在,许多上市的副总裁或总裁,或是受聘者没有太多实权,或套现需要再等3-5年。

张勇选定合适的对象,称公司有做流水的办法,上市公司正规的“尽调”查不出问题,如果被收购成功,一人一半。例如,研发商被2亿收购,上市公司“合伙人”分得1亿元,张兵和他的团队拿1亿元。

对于研发公司来讲,出了一个品质不算上乘的产品,基本没有收入;出了1000万元投资的人,几个月时间翻了2翻。这个听上去铤而走险的事,因为上市后要完成对赌,还要在公司呆几年,研发商怎么办?但对于上市公司来讲,收购手游研发团队,更多是为了股价,而从目前的并购中,这个目的在初期也的确可以达到。

所以,这个投资人、研发商、第三方流水公司、上市公司里的“合伙人”、上市公司,都在这件事情中,成为了受益者。

类似事件,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即将发生,中国金融市场很乱,投资人疯一般的涌进来,没多久退出去并不罕见。手机游戏,这个行业,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洗钱的通道:美术外包、发行、渠道、游戏数据、游戏流水……

成都,也在最近,有了一家为手机游戏包装数据的公司。

结语:

有一个经典的故事是这样的:一游人来到小镇旅馆投宿,拿1千元给店主挑了个房间。他上楼时,店主拿1千元给屠户支付了欠的肉钱,屠夫去猪农那还了猪钱,猪农还了饲料款,饲料商去付清召妓的钱,妓女赶紧去旅馆还了房钱,这1千元又到店主手里。这时,游客下楼,称房间不合适,拿钱走了,但全镇债务都还清了。大家,谁都没亏,却都收获了幸福。

同是关于资本运作的故事,但上面2类研发商,却带给人另一种“投机”的感觉。

在这1年多来,利用类似手段在手机行业火爆的当下,狠狠地赚了一笔的研发商不多也不少。但是,手机游戏才刚刚兴起,处于混乱期,等到市场趋于冷静和理性,还是将回归到拼产品品质的本源,那个时候,在浮躁的市场中仍然坚持开发高品质产品的少数研发商,将脱颖而出,分享比现在市场规模大几倍的蛋糕。

(在文后,特别谢谢思议小伙伴和**先生。注:以上人物均用化名。)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