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新闻 > 详情

断代10年,为什么我们还是忘不了《寂静岭》?

再一次,“《寂静岭》回归”的传闻,在国外玩家圈子里甚嚣尘上。


2022年5月12日,著名爆料人Dusk Golem用自己的推特账号放出了几张游戏截图,声称来自“正在开发的《寂静岭》系列作品”,且“来源确凿可信”——紧接着,在所有人作出反应之前,来源账号就撤掉了这些真伪尚未判明的资料。尽管并没有确凿证据指明引发删除的“不可抗力”来自何方,但从Dusk Golem随后公布的“不再爆料”置顶声明来看,施压者显然来头不小,且传闻本身也恐怕并非无稽之谈。


于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虽然名声在外,但距今最近的《寂静岭》正统续作,是发售于2012年的《寂静岭:暴雨》。换句话来说,《寂静岭》几乎完整缺席了整个PS4时代(不算某些衍生的DEMO游戏),然而即便如此,时至今日,依旧有大批忠诚的《寂静岭》玩家对这个止步于十年前的经典IP念念不忘,每一次“《寂静岭》即将回归”的传闻流出,都能在评论区看到他们不知疲倦的讨论,执念之深,委实不容小觑。


所以,让无数玩家一往情深的《寂静岭》,究竟有什么魅力?


静的起源


1999年,初代《寂静岭》正式发售于PlayStation平台。



和同一时期的PS平台3D AVG(也包括ACT)竞品相比,初登场的《寂静岭》,实际表现大概只能用“不过不失”来形容:


单说惊悚体验,1998年上市的《生化危机2》显然更胜一筹;只论游戏性,同为1998年发售的《合金装备》自然稳居榜首;至于人物造型的设定水准,有1998年的《寄生前夜》珠玉在前,大部分同期3D游戏角色都要往后稍稍。



总之,单从游戏质量来看,初代《寂静岭》的实际表现当然不是毫无可取之处,但要说到底能有多少令人过目难忘的划时代内容,实话实说,恐怕不少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包机房玩家都要摇头。


不过,尽管初登场的表现难称惊艳,但《寂静岭》系列之后的发展,确实带给了我们远超预期的惊喜:



2001年,《寂静岭2》在PlayStation 2平台正式发售。


凭借全面进化的硬件支持,我们充分品鉴了“来自迷雾的未知惊悚”真正的滋味;“眼见不为实”的心理恐惧,配合更成熟的故事主题,让早已习惯了《生化危机》B级片调性的广大玩家耳目一新——从那个时候开始,“不仅仅是娱乐”的深邃解读,就成为了整个《寂静岭》系列,最引人入胜的核心卖点之一。



有了《寂静岭2》打下的声望基础,《寂静岭》系列从此正式开启了成名之路:发售于2003年的《寂静岭3》延续了初代剧情,既满足了老玩家“主线回归”的期望,也凭借出色的氛围渲染让2代入坑的新玩家直呼满意;发售于2004年的《寂静岭4:房间》则是选择了类似《寂静岭2》的多元化风格,在系统方面有着不少改进,遭受争议的同时,也让更多人看到了这个经典系列进一步拓展的可能性。


在此之后,从2007年的《寂静岭:起源》,一直到2012年的《寂静岭:暴雨》,无论是前传、重制还是正统续作,变革的基调始终和《寂静岭》系列如影随形。尽管并非所有的改变都产生了预期中的成效,但无论如何变化,直到今天,“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寂静岭”,这种形似信条的一己之见,依旧是《寂静岭》忠实玩家内心深处不可动摇的原则信念。


所以,究竟是怎样的内核,让力图求新求变的《寂静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玩家?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让我们回到《寂静岭》系列崛起的原点看起:


《寂静岭2》,看《寂静岭》引人入胜的秘密


直白一点来说,《寂静岭2》引人入胜的内容核心,正是“凡人小事”。


和同一时期的同类作品相比,《寂静岭2》的主角既不是索利德·斯内克这种继承了枭雄DNA的传奇特工,也不是劳拉·克劳馥这种贵族出身久经锻炼的冒险英雌,身手甚至连里昂·肯尼迪这种初出茅庐的小警察都比不上;至于故事主题,既不是像《合金装备》一样孤军深入解决核武器危机,也不会像《生化危机》那样迎战丧尸大军逃出生天,更没有《寄生前夜》的天马行空脑洞(敌人是线粒体,属实本格派的科幻设定)。在《寂静岭2》当中,我们看到的只有一个萎靡不振的年轻鳏夫,为了“调查”亡妻“去世”的真相,“孤身一人”来到寂静岭进行探索的故事,就是这么寡淡。



不过,尽管开局平淡得让人完全提不起干劲(来自“亡妻”的信件?还能更老套一点吗),但跳过开场动画正式开始游戏之后,扑面而来的诡异气氛,依旧在最短的时间内绷紧了我们的神经:


阴沉的天空下,各种形态扭曲的怪物逐一从浓重的迷雾中现身,扑向手无寸铁的主角——这就是《寂静岭2》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武器当然是有的,但面对那些似人非人、甚至全然不存在生物合理性的异怪,木棍铁管乃至手枪能产生多少效果,玩家自己都心里没底;至于“三角头”这种刀枪不入阴魂不散的BOSS,更在第一时间成为了所有《寂静岭2》玩家的噩梦。



尽管室外场景并不黑暗,但放眼望去皆是浓雾,“夜半临深池”的惴惴不安依旧拉满;虽然可以通过便携收音机传来的噪音判断是否有敌人接近,但这种嘈杂的音效非但不能让人安心,反而会随着怪物的逼近变得愈发刺耳令人心烦意乱——至此,迥异于《生化危机》系列血肉横飞的“心理不适”,这种《寂静岭2》的核心主题,开始逐渐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了真面目。


然而,孱弱的主角,简陋的装备,乏善可陈的战斗系统,以上这些都不是重点——在逐渐始应了这些明显刻意为之的系统设计之后,大部分食髓知味的《寂静岭2》玩家,开始意识到了一个诡异的事实:


“既然玩得一点都不爽快,为什么我依旧停不下来?”



这种“深感不适却又无法自拔”的诡谲滋味,成为了吸引我们继续体验《寂静岭2》的核心驱动力。随着剧情的推进,引人不适的写实场景一点点剥落,逐渐被各种光怪陆离的超现实环境取而代之;在结识并告别了一系列出身平凡却又横遭变故、最终彻底迷失在寂静岭的NPC,通过只言片语的提示解开无数谜题之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令所有人脊背发凉的现实:


《寂静岭2》真正的幕后黑手,登场于游戏的第一个画面。


真凶,竟是镜中人。



由此一来,《寂静岭2》大多数看似不合理的设定,至少在逻辑层面上找到了解释:


无论是迷雾本身,还是从迷雾中现身的扭曲怪物,都是源自主角心灵深处的投影;强大到不可战胜的核心BOSS“三角头”,本质上正是主角自身的写照;至于贯穿游戏完整流程、外貌酷似主角亡妻的某位核心NPC,根源同样来自主角的欲望——说到底,呈现在玩家面前、包含现实与超现实双重面貌的“寂静岭”,呈现的正是主角内心世界的白描景致,因此结局走向是好是坏,自然取决于能不能揭露真相,以及能不能原谅身为真凶的自己。



平心而论,这种将“心魔”设定为核心主题的游戏作品,在近代游戏发展史上并不算罕见,但《寂静岭2》难能可贵的一点就在于,在主题升华的戏剧理论层面,这部作品确实拿出了一点不寻常的成绩:


一方面,我们很容易在那个内敛、懦弱、不堪忍受苦难重荷,最终酿成大祸、事后却又不敢面对现实的主角身上或多或少找到自己的影子,与此同时,“寻找真相”的游戏流程,也让我们找回了重拾良知的道德感;然而在另一方面,《寂静岭2》的开发者丝毫没有把“战胜心魔”的主题视作儿戏——身为玩家化身的主角并不是坚毅无畏的英雄,即便在流程中遇见了众多经历创伤自我流放至寂静岭的NPC,但到头来,这些受害者的命运,依旧只能由他们自己决定。



“身为凡人,他人的命运终究不是凭借我们一己之力就能扭转的;唯一经由我们选择所改变的,唯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这种抛弃英雄神话、回归凡人的现实主题,正是《寂静岭2》乃至整个《寂静岭》系列,引人入胜的真相所在。


尽管乍看之下似乎有悖于“玩家主动性至上”的游戏性基本理念,但事实证明,只要选择合适的主题再搭配合理的表现形式,同时将最终选择的自主权交给玩家,这种“不再万能”但依旧深入人心的游戏主题,买账的玩家大有人在。


除了加强数值发福利,想要换取玩家的认同,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手段?


《寂静岭2》给出的,就是一套相当不错的另类方案。


忘的《寂静岭》


尽管早已淡出主流游戏平台多年,但时至今日,《寂静岭》依旧没有被玩家遗忘。


2014年,小岛秀夫的《P.T.》Demo横空出世,凭借惊为天人的气氛营造,立刻在诸多游戏和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了热门话题;同时,这部试玩版游戏“直击心灵”的内容主题,更是让无数惊悚游戏爱好者发出了众口一词的赞叹:


“小岛秀夫来制作《寂静岭》,还有这种美事?”


尽管在诸多“不可抗力”的影响下,由小岛秀夫操刀的完整版《P.T.》估计只能成为游戏行业的又一款“意难平”幻之杰作,但无论如何,这种“用自己的想象力吓唬自己”的惊悚体验,时至今日依旧深受玩家青睐,推动这种“自我剖析”游戏主旨走向主流的《寂静岭》,更成为了不止一代玩家念念不忘的传世神作——这就是“玩家到底想要什么”最好的答卷之一,毋庸置疑。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寂静岭》接下来又会走向何方,值得我们所有人驻足观望。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