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策划 > 详情

Xbox 发布会背后的一步大棋:XGP 才是微软战无不胜的「独占」作品

如果一切按计划运行的话,我们早在几个月前就能得知 Xbox Series X 有哪些独占大作了。但 2020 却是一个变故频发的年头。


微软也许花了过去一整年时间准备新主机的宣传造势活动,结果在短短几个月内,每个公布良机都化作了泡影。今年二月,在迅速蔓延的疫情影响下,游戏开发者大会(GDC)被取消了,三月,原定将在洛杉矶会展中心举办的年度业界盛会 E3 也宣布停办。四月,德国的科隆国际游戏展表示将改为「数字展会」的形式。巴黎游戏周和东京电玩展的主办机构也在五月相继宣布暂停。



为了公布和预热全新的 Xbox 主机,微软不得不采取非传统的营销手段。


这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微软与其竞争对手索尼似乎都在玩躲猫猫,看谁先打出自己的宣传标语,以便更沉得住气的一方准备一场漂亮的反击。


但局面突然出现了转机。在没有大肆宣传的情况下,索尼主动出手,抽取了下下签。



索尼 PS5 对阵微软 Xbox Series X


6 月 11 日,玩家社区共同观赏了一场波澜不惊的 PS5 主机发布会,配以一些知名游戏开发者的营销荐语,和数款最早也要 2021 年才能面世(除了《漫威蜘蛛侠》的伪续作之外)的游戏预告片。


这场发布会的惊喜不算多 —— 最大的惊喜或许要数某款 2009 年PS3 游戏的重制版 —— 但《GT 赛车》,《瑞奇与叮当》和《地平线:零之曙光》系列新作的实机片段拔高了粉丝期望,让他们认为新主机还是值得破费的。



微软多了一个月的准备时间,也有了知己知彼的优势。这家科技巨头在过去几年间收购了多家工作室,颇有我购买堪萨斯皇家棒球队球帽时的豪迈,说实话,我以为微软会亮出众多 Xbox 和 Windows 10 独占的新作重挫索尼。也许这家公司会揭露一个让人大吃一惊的主机冰点价位,又或是其他新奇的爆炸性新闻。


但当微软终于揭晓自己的未来游戏阵容时,以上幻想都破灭了。Xbox 部门的高层走到台前(录播镜头前)俨然是一副垂暮摇滚乐队的模样,弹奏着昔日的成名曲,夹杂着一些让人好奇或不耐烦的新曲目。


我们看到了几分钟的《光环:无限》实机演示和几秒钟的《极限竞速》预告片。最大的惊喜莫过于《神鬼寓言》系列的重启,但在过去的两年里,这已算是人尽皆知的秘密了。



希望今天他们终于会把某个英国开发团队的「秘密」新作公布出来。如果这就是惊喜的话,祝大家好运 :)


此次展示还囊括了许多其他作品,但某些大作(《命运 2》和《脑航员 2》)同样会登陆 PS 主机,每款游戏也都能在 PC 上游玩。重点展示的独立游戏(如《Everwild》)也许在发售后会被奉为佳作,但这些小体量游戏往往很难在这种宣传会上激起反响。


若非 Xbox 有着胸有成竹的商业规划,这势必会是一场令人大失所望的发布会。即使都是大家熟知的游戏,微软也并不惊慌 —— 毕竟它已经把筹码押在了一个略显激进的策略上:订阅制。


Game Pass 才是微软战无不胜的 Xbox 独占


Xbox 负责人 Phil Spencer 强调道,本次发布会上提到的所有游戏,都会在发售当天进入 Game Pass 游戏库。



微软的 Xbox Game Pass 是一项类似于 Netflix 的服务,用户只需每月支付 9.99 美元(注:港服主机版 XGP 为每月 79 港币,约 71 人民币),即可从庞大的游戏库中自由下载想玩的游戏。今年 4 月时,这项服务的订阅用户超过了 1000 万人。


1000 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呢?作为参考,上个月面世的《最后生还者 第二部》首周销量为 400 万份,这可是索尼有史以来首周销量第二高的游戏。


有了 Xbox Game Pass 作为前提,我对微软发布会的看法要更为乐观。我也许不会购买微软公布的大部分游戏,但这无伤大雅:我也没有买断的必要。这些游戏如果勾起了我的兴趣,我只需将其添加到我的 Game Pass 队列即可,逐一试玩后,也许我会迷上其中几款,略过余下的作品。



这已经成为了千万玩家的新常态。由于游戏尝鲜所需付出的成本降低,许多原本默默无闻的游戏因此找到了受众。


更吸引人的是,微软将其最大的技术布局整合到了一个强劲的生态中。今年秋季,Game Pass Ultimate 的订阅用户(订阅者可畅玩主机与 PC 端的游戏,每月 14.99 美元,港版为每月 119 港币,约合 107 元人民币)将免费获得微软云游戏 xCloud 的资格。玩家可以借助这项服务在手机和平板上流式传输整个 Game Pass 游戏库,乃至自己的 Xbox 游戏库。


这才是微软用来与 Google Stadia 等游戏串流服务角逐的王牌:哪怕拥有了脱离硬件要求的串流服务,谷歌仍苦于无法创造 Xbox 般的市场反响,相比之下,微软则早已知道如何将 Stadia 般的功能特色整合进自己强势的游戏生态中。



索尼的游戏串流服务 PS Now 则显得较为贫瘠,没法打造出类似的生态。索尼无疑拥有豪华的 3A 游戏阵容,但这仅是前几个世代下积累的优势,次世代很可能成为过去式。换一个更委婉的角度来看,这两大品牌不再是纯粹的竞争对手关系 —— 至少不是过去 20 年间以来的对立关系。


随着 Game Pass 成为商业模式的核心,微软也放弃了与索尼每年开展的 3A 大作军备竞赛。它正遵循着 Netflix 的模式,以稳定的新作发布频率捆绑住订阅者。Netflix 并非最优秀的制片公司,但我们还是每周五晚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观赏它的流媒体内容。这家公司在各个题材上都有内容产出,所以我们总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作品。


《Everwild》


我在 Spotify 上联合主持了一档游戏播客节目 The Besties,最新一期中我抱怨过 3A 大作在形式上的匮乏,本世代下,发行商痴迷于将玩家围堵在单一类型的作品中。因此,这些大作往往都是成本高昂、不断演进的大型开放世界。不论游戏规模还是硬盘占用空间,这些作品都可以称得上是庞然大物,压榨着玩家主机中其他游戏的存在空间。


我预测索尼在 PS5 发售后的前几年中依然会保持这种趋势,毕竟这同样是大获成功的保障。玩家并未丧失对高预算大作的兴致。就我个人而言,我已经等不及想要在《蜘蛛侠》新作中扮演迈尔斯?莫拉莱斯了。


但随着 Game Pass 的出现,微软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模式。它想让玩家依附在这一生态下,而不是一款游戏上。所以微软所需的是大量新作,而非某个大作。因此,未来我们很可能看到更多玩法多样的小品级游戏,使用户群体和他们的兴趣实现多样化,让他们对这一服务难以割舍。尽管这些作品本身和口碑会存在差异,但游戏总量仍在不断增加,而玩家尝试所有游戏的成本却在降低。


Xbox Game Pass 的口号即是「探索下一个喜爱的游戏」


也许本次 Xbox Series X 发布会过后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依然是一场巨变。微软已准备好迎接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将低价获取大量游戏的便捷服务作为一个主机制造商的工作重心,而不是通过插播广告或 Gamestop 货架来大力宣传某个特定游戏。


我认为此次微软发布会只是对这一战略的管中窥豹。他们也许并不是年迈的摇滚巨星,更像是给吉他插电带来变革的鲍勃?迪伦。这并非粉丝所期待的巨变,但它终将成为现状。微软正动用资金和渠道去做出一些特立独行和轻量级的尝试,赢取一些低调的胜利,未来这一切或许很快将成为业界的新常态。


因为微软并不在意你是否喜欢每首新歌,而是你究竟有没有买演唱会的门票。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