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策划 > 详情

你会为了找对象而玩游戏吗?

游戏产业这么兴旺发达,一谈起市场来大家都眉飞色舞,讲刺激,讲反馈,讲为需求买单。然而,有一个问题却在biu老师心中盘旋了很久都没有得到答案。

 

之所以冒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几件事情。

 

第一件。biu老师每天都要坐公交车。作为一个出行需要乘坐最拥挤的公交线路之一的人,在公交上百无聊赖又腾不出手玩手机的时光,就只能用眼睛到处观察。观察的结果之一,是公交车上放的广告:“拿起手机关注XX巴士站,快速找到你身边单身的TA”。观察结果之二,是大部分跟biu老师在同一个站下车的年轻人,大都会打开手机玩游戏,男生是各种RPG游戏,女生以三消游戏居多,而男女生都会玩的游戏,最近也就只有《阴阳师》了。

 

第二件。就在不久之前,biu老师有个朋友加入了一个买买买组织的微信群,他回来跟我们说,在那个微信群里,昵称后面是需要备注标签的,A表示男生,B表示女生,C表示有对象,D表示单身。所以BD很受欢迎而AD比较惨。



第三件。到了biu老师这个年纪,身边的朋友们该有对象的都有对象了。然而询问他们跟对象相识的经历,有不少人表示是网上认识的。包括但不限于:知乎、微博、各种同好组织、游戏

 

第四件。biu老师也算是个玩过不少手游的老司机,因为工作的关系,新出的手游多多少少都会下来玩一玩。游戏玩多了,就会发现,不管是MOBA游戏还是RPG游戏,聊天频道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来处个对象”。

 

这一件件事情列举下来,看官老爷们估计也能明白biu老师的问题是什么了——“找对象是一种游戏刚需吗?”但这个问题验证起来很复杂,因为说不好“找对象”的需求和功能哪一个先产生,就像“鸡生蛋,蛋生鸡”一样。

 

游戏里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和“找对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最直接的莫过于各类网游里面的结婚系统。两个玩家要达到一系列要求,最终在游戏里获得一种关系确认。像biu老师印象中结婚系统比较完善的《梦幻西游》,好感度、房子、钱,一样都不能少才能拜堂成亲,并且结婚系统连着家园系统,甚至还能生孩子(…)。

 

(结婚系统也继承到了手游中)

 

说起来虽然是游戏,但“结婚”这两个字毕竟特殊,它让玩家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然而在那个网瘾被当成是病来治疗的年代,网恋就更可耻了,尤其是在各种“少女见网友被骗财骗色”的新闻频见报端的情况下。所以后来的一些游戏没有了结婚系统,但是却有另外的系统来代替它起着同样的功能,比如师徒系统。总之,就是要在两个玩家之间建立起一种关系,对玩家来说,游戏有了情感纽带;对厂商来说,增加了留存率。

 

如今,发达的移动网络早已融入现代人生活的每个角落,在网上找个对象也不足为奇,网恋反而能大大方方的摆上台面来说了。就像biu老师在公交上看到的那个广告。


(观摩一下畅销榜TOP10大部分游戏的世界频道,你也能对biu老师所说的有所体会)

 

biu老师上课的时候学过一个词语叫“容器人”,形容现代人的内心世界是被装在容器里的,封闭而孤独,“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在网络世界里,也许是因为匿名性能让人放飞自我,网络反而成为很多人结识另一半的途径。而游戏制造的机会,仿佛还有个先天优势——看,我们都玩同一个游戏,算是个共同爱好呢。有共同爱好就不愁没话题可聊。


 

(某游戏的宣传文案,好好看好好学~)

 

话又说回来,标题那个问题的提法是不对的,不是为了找对象而玩游戏,而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顺便找个对象。毕竟一个游戏,游戏性才是最重要的,相亲平台只是个附带功能。而对于玩家来说,告诉他们有一个机会可以交友,比直接把他们划入亟需“找对象”的群体,显然前者做法更友好。

 

现在的玩法显然比以前更多,LBS技术都已经把同城交友这件事轻而易举地嵌入到了游戏里面,基于游戏的线下交友活动更是多得没法数。没准biu老师遇到的第五件事,就是两个在经常在公交上打《阴阳师》的同志,突然有一天发现对方总是出现在自己地图定位的周围,然后制造了一段故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