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新闻 > 详情

14岁少年玩手游花掉13万!未成年手游消费到底谁来买单?

10月10日《北京晚报》刊登了一则名为“9岁顽童偷花母亲癌症医疗费3.6万购买手游装备 ”的报道,引得舆论哗然。同样的10月20日网曝一位14岁少年玩手游花掉13万元,父母联系游戏公司退钱无果。


手游火爆后,近年来,未成年玩手游花掉救命钱,花掉买房钱等等事件将手游厂商推上了舆论与道德的风口浪尖,在百度用关键词“未成年人 手游 支付”进行搜索,会发现近期类似的新闻已经不是第一次见诸报端。

 

clip_image001.png

 

一次又一次的未成年人充值的案例,数额还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在引发公众高度关注的情况下,游戏行业不免又要被口诛笔伐一通。那么,未成年手游消费这个锅到底由谁来背?我们来仔细看看这几则报道。

 

【案例一】

 

clip_image003.png

 

【案例二】


clip_image005.png

 

【案例三】


clip_image007.png

 

【案例四】


clip_image009.png

 

从以上这四个案例里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几个熊孩子都是知道游戏充值是需要花费人民币的。而且无一例外,他们都偷偷记下了自己父母的支付密码,还懂得充值以后要销毁证据(删掉充值短信)。而父母往往都是事后过了很久才发现,并且第一时间并不会怀疑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在分析未成年人充值产生的巨额账单该由谁买单之前,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 孩子真的像我们想的那样纯真、无知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有些政治不正确。我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小孩儿早熟,发达的电视和网络产业,给了他们学习各种知识的机会。而游戏,更是他们从小的亲密玩伴——农村的孩子还有可能放了学结伴玩耍,城市长大的小孩,放学被接回家就只能对着电视、电脑或者iPad玩耍了。


在游戏世界中,不少小孩的表现俨然一副老司机的样子。笔者曾经见识过几个小孩儿围着一台电脑边打LOL边喷脏话的场景,也有过在游戏里被小表弟教做人的经历。孩子对于游戏的热情和经验,有时候真的不是大人能想象到的。

 

除了小孩早熟之外,家长在监护人这个角色上,也有一定的失职。笔者小时候也有过偷偷用家里的座机充Q币的经历,然而一次就被家长发现了,及时止损。不排除前文案例中的家长是因为其他因素干扰,才迟迟没发现自己的余额异常,但这也引申出另一个问题:小孩会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对于上千上万的数额,小孩到底有没有概念?笔者就此采访了一位资深小学教师,她表示,很多几个月大的小孩潜意识里就知道钱是有用的。但对于钱的数目有没有概念,会因人而异,有的小孩可能以为100块就足够买汽车了。要有过消费经历,才会能逐渐理解。父母的理财观念、金钱观念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越早进行有意识地训练,也就能越早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


clip_image011.jpg

 

其实手游从业者都知道,一款游戏要盈利创收,难免会有一些引导玩家付费的设置。在充值购买界面会出现类似“取消支付您将失去更好的游戏体验,再想想?”的提示,这都无可厚非。


也有些游戏确实是存在欺诈性消费的问题。笔者曾在某一游戏中看到过“妈妈,我要奥特超人帮我打小怪兽”这样的提示,这显然会影响心智尚未健全的未成年人的判断。同时屏幕上的购买付费道具的标识极为明显,而取消购买的标识则难以发现。不仅未成年人容易中招,一些成年人也被坑过。

 

根据《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中第二十条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在我国的《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条款中也明确提到过,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其行为能力不相符合的巨额交易行为不应生效。


按照法律的规定,未成年人往手游里充的成千上万,显然都应该是无效的,然而难点在于如何认定游戏消费是否为未成年人所为。


文化部《网络游戏暂行管理办法》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应保证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注册,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这项在端游实施得较好,但在手游上还尚未普及。而即使做到了实名制注册,网上大量贩卖的身份证号也让真正实现实名注册难以实现。无法核实玩家的真实身份,使得无法甄别进行交易的是否为未成年人。此外,现行的游戏内购买方式,因为操作过于简单,也为成年人的消费提供了便捷。以Iphone手机为例,大部分游戏内购只需要进行指纹验证即可。

 

行业内部的不规范带来“未成年人手游不正常消费”的不良影响是无法否认的。虽然我们也不能将所有的问题全部归于行业,但“未成年人手游不正常消费”造成的社会舆论压力和负面影响,势必需要行业内部加强自律和自我规范来消除。

QR code